前期原生鉛及再生鉛煉廠復產緩慢,加之霧霾天氣下個別企業生產及運輸受限,鉛錠供給階段性偏緊,推動鉛價接連走高,站上17500元/噸,創近3個多月以來新高。
上周伴隨着煉廠生產恢復,且高鉛價抑制下遊採買積極性,累庫風險顯現,鉛價高位回落,截至12月13日收盤,滬鉛主力合約報17380元/噸,較高點下跌530元/噸。
開開停停,供給端爲鉛市主要矛盾點
原料限制疊加天氣擾動,再生鉛生產波動較大。今年以來,原料廢電瓶貨源偏緊始終爲制約再生鉛煉廠開工的主要因素。年內煉廠原料庫存持續處於往年同期低位,開工及出產呈現較大的波動性。進入四季度,隨着天氣轉冷,廢電瓶報廢進入淡季,回收商收貨數量有限,廢電瓶價格易漲難跌、10月中旬以來,隨着各地天氣轉冷開啓供暖,河南、安徽、河北等地區霧霾天氣預警頻發,地區內再生鉛煉廠開工受限,加之部分企業設備故障檢修,整體減停產嚴重,廢電瓶價格波動較小。
進入11月後,煉廠以復產爲主,尤其是中下旬開始,隨着各地環保限產階段性解除,且高鉛價下煉廠利潤得到修復,煉廠生產積極性較高,產量明顯提升。近期雖仍有環保管控發布,但當地煉廠開工尚未受到影響,市場供給端持續好轉,再生鉛煉廠成品庫存有低位回升之勢。但傳導至原料端,煉廠原料庫存持續下滑,個別企業表示短期快速提產後,在原料限制下仍有被迫減產預期,煉廠對廢電瓶的需求旺盛,爲補充原料庫存擡高採購報價,目前含稅主流廢電瓶到廠價格基本破萬元。截至12月13日,廢電瓶均價10050元/噸,較11月初上調300元/噸,成本端對鉛價支撐尚存。
原生鉛方面則增減並存,開工相對平穩。相較於廢電瓶的緊缺性,鉛精礦雖緊但不缺。12月部分礦企完成生產目標後下調產銷計劃,內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區採選條件困難的礦山陸續停產,鉛精礦供給減少。
從煉廠調研情況來看,當前煉廠冬儲基本步入尾聲,原料採買以剛需補庫爲主,加之礦端供給遠期趨鬆,部分地區鉛精礦加工費出現小幅鬆動,但高銀鉛礦加工費尚未調整。根據煉廠排產數據來看,因年底檢修及設備升級改造等因素,湖南、廣東、雲南地區部分煉廠產量或下滑,但青海地區新增產能仍處於爬坡狀態,部分因礦石品位下滑而減產的煉廠也將在12月恢復。考慮當前鉛價持續高位,煉廠利潤空間打開,且原料端暫無明顯限制,預期中的減產或難以全部兌現,原生鉛產量小幅波動。
消費端走勢分化,短期多爲以銷定產
進入12月,鉛蓄電池市場終端消費暫無突出表現,部分大型企業考慮全年產銷目標,仍維持較高開工,部分中小企業則因訂單轉淡,開工有所下調。分板塊來看,汽車蓄電池及儲能電池市場尚可,電動自行車蓄電池板塊則因更換需求減弱,訂單縮水,部分企業減產或短期放假,出口型企業則因利潤不佳訂單偏弱。
從市場成交來看,多數企業保持以銷定產模式,高鉛價下下遊觀望情緒較重,少數企業暫停長單接貨。隨着2412合約交割臨近,持貨商交割移倉,社庫如期累積,但因年底回籠資金需求,持貨商更傾向於賣貨兌現,庫存累積速度較11月有所減緩。
整體來看,隨着再生鉛煉廠逐漸復產,下遊消費無明顯變動,鉛價衝高動力不足,加之通脹數據公布後,在外盤拖累下,滬鉛震蕩回落。
後市來看,原生鉛方面新增產能持續爬坡,部分煉廠完成年度產銷計劃後有檢修減產安排,增減相抵後預計產量變動有限,再生鉛方面利潤修復後生產積極性較高,加之天氣影響減弱,產量預計穩中有升,短期鉛價承壓偏弱運行。考慮再生鉛原料偏緊問題尚未改善,且年底環保影響仍有風險,不排除後續煉廠再度被迫減產,鉛價下方支撐依舊強勁,關注16500~17000元/噸支撐位。風險方面,關注煉廠非預期減停產以及下遊需求不及預期。(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