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赤峯銀鉛公司堅持“健全機制、閉環管理、分類指導、強化協同”四項原則,堅決扛起審計整改工作的政治責任,打通審計監督“最後一公裏”,做好“後半篇文章”。
提高政治站位,推進審計整改見底清零。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扛起審計整改政治責任,做到以審促改、以改促建、以建促治,夯實整改主體責任、壓實監督管理責任、強化督促檢查責任,把制度建設貫穿審計整改全過程,有針對性地消除制度盲區、堵住管理漏洞,靠制度管長遠,靠機制保長效。
健全機制,形成長效的“固本藥”。標本兼治,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在抓好具體問題整改的同時,深入分析問題背後的體制機制障礙,“麻雀式”剖析“病因”,沉下身子深挖“病根”,靜下心來找準“病竈”,提出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一體化推進糾正問題、規範管理、促進改革、完善制度,形成長效機制,打破屢審屢犯、改而又犯的“怪圈”,有效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將審計整改情況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對拒絕整改、虛假整改、整改不力等行爲進行問責。
閉環管理,推進“全程改”審計管理模式。審前有方案抓好整改、審中有措施立審立改、審後有跟蹤督促整改,全流程推進整改跟蹤,全鏈條扎緊審計管理閉環,全方位提升審計整體效能,實現“邊審計、邊整改、邊規範、邊提升”,確保審計查出的所有問題一個不漏落實整改,實現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實。
分類指導,精準實施整改策略。客觀分析原因,認真聽取意見,抓實抓細審計整改,防範審計整改“一刀切”。對事項單一、影響輕微的常規類問題實行“立行立改”;對需要加以規範的管理問題實行“系統改”,對成因較復雜、短期內還不具備整改到位條件的體制機制類問題實行“跟蹤改”。
強化協同,凝聚整改合力。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同紀檢、財務、物資採購、工程管理等部門溝通聯絡,強化問題協查、聯合檢查、線索移送,信息資源共享和互動方式方法,壯大審計整改的監管力量。
下一步,赤峯銀鉛公司對在推動後續整改中不作爲、慢作爲的部門、車間和責任人員,要依規依紀依法追責問責,切實把審計整改的壓力傳導下去,推動審計整改工作落實落細。
文章:齊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