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17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陳學森到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金利金鉛集團有限公司和濟源市萬洋冶煉(集團)有限公司調研。
在豫光金鉛,陳學森先後來到該公司展覽館、玉川冶煉廠、冶煉一廠、鋅業五廠等地,深入生產一線,對該公司的技術工藝、項目建設和環保設施等進行了詳細了解,並參加了座談。豫光領導楊安國、任文藝、張安邦及高管孫興雷等陪同調研。
通過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豫光的技術裝備水平先後實現了中國鉛、銅冶煉的多次革命性升級。其中,鉛冶煉工藝實現從燒結鍋、燒結機、富氧底吹到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技術到高效綠色智能冶煉技術集成創新技術的升級;“雙底吹連續煉銅”新工藝的成功應用,實現了連續進料、連續吹煉,基本解決了銅冶煉低空污染問題。2025年,該公司將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利潤15億元~20億元、稅金20億元。楊安國表示,一直以來,豫光感受到有色協會對企業的關懷,陳學森也對豫光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2005年,豫光成功被列爲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希望豫光能夠在有色協會的指導下,規避風險,明晰發展方向,爲有色行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金利集團,該公司董事長成全明、副總經理王元儒、副總經理張豔軍等對陳學森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
成全明介紹了企業相關情況,並表示,金利集團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果,離不開有色協會領導在各方面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近年來,金利集團不斷加大科技創新上的投入,在提升產能、縮短流程、低能耗、直收率、環保生產成本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金利集團開始進行研發,爭取科技部“固廢資源化”項目,該項目可創造性地將鉛膏、鋅浸出渣及其他鉛基危廢等進行協同冶煉。項目自2021年9月份開始籌建,預計今年11月底前實現鉛系統投產。下一步,金利集團還規劃了15萬噸短流程火法煉鋅項目,煉鋅工藝將從原來溼法轉化成火法冶煉。此次火法煉鋅示範項目的建設,將顛覆鋅冶煉行業高能耗、高指標的工業化進程,金利對完成示範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充滿信心,推動有色冶煉方面實現新突破。此外,該公司爲響應國家戰略建設的另一個工業提升項目——3萬噸銻項目也正在推進中。
濟源萬洋對陳學森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2022年上半年,濟源萬洋主要產品產量電解鉛12.2萬噸,白銀517噸。產值81.45億元,同比增長7.88%。2025年,該公司計劃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利稅15億元,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同時,爲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計劃籌集資金64億,謀劃建設年產15萬噸鋅基材料綠色智造項目,項目建成後,年產10萬噸熱鍍鋅用鋅合金、3萬噸鑄造用鋅合金和2萬噸高端氧化鋅粉;年產20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及銅產品綠色智造項目,建成投產後,高性能銅箔材料2萬噸,陰極銅材料、銅線材、銅板材等18萬噸。
陳學森對3家公司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於企業根據在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陳學森表示,協會將就這些問題向相關單位反饋溝通協調解決,並將發揮協會自身優勢,與企業不斷加強交流,助力企業和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對於企業今後的發展,陳學森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嚴控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加大礦產資源的掌控力。行業協會要進一步發揮引導作用,借助各平臺和機會宣傳地方政府和企業在謀劃發展時,要遵循經濟和市場規律,科學決策,不要盲目擴張冶煉產能。此外,企業要加大對礦產資源的掌控力,特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礦產資源投資開發合作,逐步提高原料的自給率,提高市場話語權。二是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延伸產品產業鏈,拓展應用領域。3家企業的壯大發展離不開幾十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許多技術創新也是引領了行業工藝進步發展的革命。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以傳統產業爲載體,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積極融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大潮,抓住市場機會。例如,推進鉛在儲能電池方面的應用,實現企業新的發展。行業協會也要加強科技環保方面的指導工作,幫助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和專精特新等申報。三是統籌維護好國家與行業發展利益關系,充分聽取行業企業意見,反映企業實際困難。針對部分企業反映能耗、進口原料擬定的標準過高,不利於礦產資源進口,專利技術保護困難等問題,協會在向相關部委建言獻策時,應充分考慮國家層面的要求和行業發展的實際困難,尋找其中的契合點,維護好國家、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利益。
有色協會鉛鋅分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彭濤,有色協會重金屬部高級專家兼產業協調處處長、鉛鋅分會副祕書長周遵波,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關曉東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