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務院總理考察三大銀行普惠金融部並在銀保監會主持召開座談會,表示進一步採取減稅降費措施,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釋放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有色金屬基本翻紅,但滬鉛主力仍領跌有色金屬,並處於下行通道中。
縱觀本周滬鉛主力走勢,節後首個交易日,多頭一度拉擡鉛價至18130元/噸,然而外盤走勢孱弱,給予空頭入場信心,多空雙方相互拉鋸,滬鉛終收十字星,奠定走勢反轉基調,隨後空頭加速入場,導致滬鉛緊跟外盤下行走勢。今日滬鉛主力1902合約探底回升,觸及2018年11月28日以來新低17520元/噸,尾盤報收17735元/噸。
滬鉛弱勢原因何在?
基本面兩大支撐失效——低庫存&再生鉛低利潤滬鉛此波走弱,除受外盤孱弱走勢帶動外,基本面兩大支撐失效,亦給予空頭入場信心。據SMM最新數據顯示,截止本周五滬粵兩地鉛錠社會庫存小增900噸至1.93萬噸,基本擺脫低位,低庫存的支撐邏輯失效;因再生鉛冶煉利潤微薄,以及終端消費許久未見起色,節後再生鉛煉廠開工率不高,原料採購(廢電瓶)量減少,僅按需補庫,市場廢電瓶供應量略顯寬鬆,故廢電瓶抗跌性不再,再生鉛低利潤對鉛價的支撐亦失效。
展望1月,鉛價又將如何演繹?
進入1月,“節前效應”會逐步體現,資本市場交投轉向清淡,預計市場投機熱度將降溫,基本面交易邏輯或會貫穿1-2月。
春節前夕,鉛蓄電池企業均有節前補庫的計劃,考慮到物流停運等相關因素的存在,預計鉛蓄電池企業補庫時間在15日之前,且市場近日起已存在開始補庫的行爲,1月中旬前,下遊鉛蓄電池企業補庫預期存在,消費預期向好,但中旬後隨着鉛蓄電池廠開始放假,下遊消費將走向平淡。
按照慣例,鉛錠社會庫存在春節前基本呈壘庫的過程,1月,雖然供需雙降,但原生、再生(大型)煉廠多爲下調生產計劃,預計廢電瓶採購將繼續降低,廢電瓶供應寬鬆或延續至年後,且多數鉛蓄電池企業停產休息,故預計1月仍是供大於求,庫存重返低位的可能性較低。
綜上,供需兩弱情況下,鉛價或將偏弱運行,鉛現貨價看18000元/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