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鉛價運行於17280-20810元/噸,整年走勢形似去年,但今年主升浪行情在4~6月,持續時間僅2個月,遠不及17年長達5個月的“瘋牛”行情。可以說,2018年鉛價走勢基本符合行業內預期。
1、國內鉛精礦供應緊張局面不改,奈何加工費一路攀升
2018年鉛精礦供應依舊緊張,而在國產礦供應緊張的局勢下,加工費卻一路攀升,導致國產鉛精礦加工費上漲的原因主要爲:
其一、在鉛精礦放量生產時節,原生鉛煉廠集中檢修,加之年內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環保檢查力度不減,煉廠生產階段性受限,對礦的需求量有所降低,使得煉廠在加工費談判時擁有更多話語權;其二、年內滬倫比值持續向好,進口鉛精礦盈利可觀,冶煉廠選擇範圍擴大,導致國內礦企不得不通過提高加工費的方式搶佔市場;其三、隨着鉛精礦供應量愈發緊俏,原生鉛煉廠使用含鉛廢料替代鉛精礦生產的比例提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鉛精礦的依賴。
2、滬粵庫存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2018年社會庫存基本維持在1-2萬噸的基準水平,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背後邏輯主要爲:中央環保檢查力度加大,大量小型再生鉛冶煉廠、原生鉛煉廠因環保不達標被停產,使得供應端大幅減少。
進入2018年,原生鉛煉廠經過多輪環保督查後,優勝劣汰,能夠穩定生產的基本爲排放達標企業;再生鉛行業,環保檢查限產停產及新增產能釋放均存在;而鉛蓄電池消費端呈現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跡象,全年消費趨於穩中走弱,綜合來看,2018年社會庫存維持低位震蕩。
3、再生鉛替代原生鉛進程不斷推進
2018年再生鉛總體產量仍處於增長態勢。這主要是由於國內再生鉛產業結構優化進程不斷推進與環保督查的施壓,使得國內“三無”再生鉛煉廠在夾縫中生存。非持證企業的不斷減少給持證規模企業帶來部分再生鉛供應的空缺和更多的原料貨源,持證規模企業的再生鉛新建擴建計劃隨之增加,從而促進了再生鉛整體產量上升。隨着產業結構優化進程不斷推進與環保督查的施壓,再生鉛替代原生鉛成爲主流是未來的大趨勢。
4、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或將進一步打壓2019年鉛消費
2018年傳統電動自行車(鉛酸電池)行業,一方面,面臨着鋰電自行車替代的壓力,另一方面,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帶來的電池“輕量化”以及加速鋰電使用的衝擊。同時各地出臺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如《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等,推進市場對超標電動自行車的置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電動自行車更換需求。2019年4月15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即將實施,或將對傳統鉛酸電池形成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