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Weekly報道,國際數據分析和諮詢企業環球數據(GlobalData)預測,今年世界鉛產量將回升4.6%,達到469萬噸,增長主要來自中國(3.3%)和祕魯(9.9%)。
該公司發現,直到2025年,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都是未來鉛產量增長的推動力。
“去年,幾座礦山臨時停產影響了供應。2020年第二季度,受到疫情部分防控措施影響,祕魯安塔米納(Antamina)礦山暫停了大約六周,而墨西哥聖拉斐爾(San Rafael)礦山因爲受到工人非法封鎖道路的影響也暫停生產”。
“另外,也出現了其他影響供應的情況,比如韋丹塔公司(Vedanta)在納米比亞的斯科皮翁(Skorpion)礦山,以及波利登(Boliden)公司在愛爾蘭的塔拉(Tara)礦山礦石輸送帶斷裂”,環球數據公司礦業分析師溫尼特·巴賈傑(Vinneth Bajaj)表示。
總體上看,祕魯產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1.9%,其排名從第三位降至第五位。
世界最大和第二大鉛生產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產量也出現下降,其中中國下降1.8%,澳大利亞下降2.1%。
“盡管這些國家產量下降,但在預測期內,全球鉛產量到2025年將達到520萬噸,年均增幅2.5%。”
“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將是世界鉛產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些國家合計產量將從2021年的280萬噸增至2025年的310萬噸”,巴賈傑表示。
在預測期內將要投產的主要項目爲西澳州的亞布拉(Abra)鉛鋅礦以及其他礦山。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該項目的債務融資被迫推遲,公司計劃2022年投產,年產鉛9.5萬噸。
沃特蘭廷(Votorantim)和卡敏(Karmin Exploration)在巴西的阿裏普亞納(Aripuana)礦山正在建設之中。該項目工程建設預計12月份之前完成,明年初投產。
最後,澳大利亞的索比山(Sorby Hills)項目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和等待批復。該項目預計2023年初投產,產能爲5萬噸/年。